每天都要大便好几次正常吗?
不正常,是腹泻的表现 成人每天排便不超过三次,小儿不超过四次,若超过这个次数,且粪便性状改变(如稀薄如水或呈蛋花样),就是腹泻了。 腹泻分急性(病程小于3周)和慢性(病程大于3周)两种。多由肠道疾病引起,包括感染性(病毒、细菌等感染)和非感染性因素(饮食不当、受凉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尿毒症等全身性疾病以及胆囊炎、肝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可伴有腹泻。另外,精神因素也可导致腹泻发生,如害怕大小便弄脏内裤等。 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腹泻,其危害都是巨大的。首先,各种营养素如水分、电解质(主要是钠离子和钾离子)、葡萄糖等随着粪便排出体外,需要及时补充,否则出现营养不良;其次,腹泻严重时会出现脱水状态,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长期腹泻会导致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其他疾病。 引起腹泻的疾病主要有:
1.感染性:诺如病毒、轮状病毒、伤寒杆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寄生虫等感染都可能引发腹泻。
2.消化不良:小儿饮食无规律、进食过多、对食物耐受力较差等原因,容易导致消化不良,从而引起腹泻。
当然,还有非感染性和功能性原因导致的腹泻,在排除传染病和其他消化道疾病后,考虑为功能性腹泻。
对于感染性腹泻,最重要的是补液,预防脱水。同时,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而对于消化不良导致的腹泻,调整饮食习惯可明显缓解,必要时服用药物帮助消化。
无论哪种原因的腹泻,都应注意不要进食难消化的食物,避免增加胃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