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短有没有什么病?
题主的问题有点模糊,所以我的答案也可能会有些模糊。 猫科动物(包括家猫和野生的猫)都会得寄生虫病、传染病和内外科疾病;但是,由于家猫的栖息环境较为舒适和安全,且普遍饮食营养较好,因此相比野生猫,家猫的以上疾病相对较少。
一.寄生虫病 1.绦虫寄生 在消化道里,猫会得绦虫病,其原因是吃了含有绦虫幼虫的食物,幼虫在消化道里发育成较大的成虫,雌雄个体交配繁殖,体内产生大量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如果猫粪中有绦虫卵,而主人又随便处理,那么很可能会传染给其他宠物或者人类。 目前较好的防治方法是用含阿苯达唑等成分的驱虫药。对于已经感染但无明显症状的幼猫,一般连续服用2天药物就可以达到驱除目的。对已经表现出明显临床症状的成猫,建议连续服药3天。对于年龄小于6个月的幼猫,建议每个月服药1次;6个月以上的成年猫,则每三个月服药1次。
2.蛔目寄生虫 蛔目寄生虫是较常见的寄生虫,它们可以在体内四处游走,并钻到胆道或消化道壁的皱褶里去,并可能在那里发育成较大的成虫。当虫子碰到消化液时,其体表又会沉积一层抗腐蚀能力极强的粘液层,使自身免遭侵害。 但一旦虫子死亡,其所含的酶类溶解于体液中,各种生化反应便开始进行,此时虫体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临床上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蛔目寄生虫可能在消化道内四处游走,并钻到胆道或胃肠道壁的皱褶里去,从而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目前,预防蛔目寄生虫的最佳方法仍为接种寄生虫疫苗。对于已感染的猫咪,最好进行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阿苯达唑、甲硝唑等,这些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即可。
二.传染性疾病 1.疱疹病毒病 又称传染性口炎,主要感染动物的口腔上皮细胞。临床特征为流口水、食欲不振甚至废绝、体温升高、呕吐腹泻,有时会有口腔溃疡,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死亡率较高,即使经积极治疗,恢复良好的动物也会出现咀嚼无力、味觉丧失、流涎等症状,最终影响消化功能和体重增长。
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关键在于加强管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对已感染病毒的动物,应及时隔离治疗。 一般可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口服或注射给药。还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三.内外科疾病 1.胃肠炎 由于胃肠道敏感或者受病原体感染导致胃肠道粘膜发生炎症性改变,会出现腹泻、呕吐、消化不良等情况,严重时可能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需要及时治疗。
2.腹膜炎 由细菌性感染或应激反应等原因所致的腹膜急性炎症。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病程一般为7天左右,如不及时治疗,可有生命危险。 对于可疑患病的猫咪,应尽可能彻底治愈原有疾病,同时给予适当的营养和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