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弓形虫传染人吗?
弓形虫病是由寄生虫中的寄生虫——弓形虫引起的。 这种寄生虫的形态像弓,因此叫做弓形虫。它的生命周期需要两个宿主,就是动物和人类,通过动物→人类的方式循环传染。 也就是说,如果动物感染了弓形虫,而人在接触了动物以后没有彻底清洗双手就直接拿起食物进食,那么人很可能被感染弓形虫。 虽然人不是弓形虫的自然适宜宿主,但是,当有细菌、病毒等致病因子入侵时,人体就会启动免疫机制来清除这些异物。在免疫反应过程中会释放一些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进而引发急性疾病或慢性感染。 所以啊,我们平时在给宠物处理粪便或者给花草树木施肥以及打扫动物房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时清洗我们的手部,防止虫子或者虫子排出的排泄物污染我们的眼睛、鼻子等处,从而诱发感染!
由于我们身体存在免疫功能,绝大多数情况下,弓形虫只能引起轻微的急性炎症反应,通常在数周内症状自行缓解消失;然而,对于免疫系统功能较差的人员如婴幼儿、老年人、艾滋病患者等,则可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弓形虫病的病原体为卡氏弓形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猫是该寄生虫唯一的终末宿主。除猫外,任何温血动物都可作为中间宿主。所以,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犬猫携带弓形虫还是较为常见的。
弓形虫的生活史复杂,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阶段,需要在不同的宿主体内进行。无性繁殖型存在于中间宿主,主要繁殖方式为裂体增殖,该过程不引起寄生虫的性别变化。裂体生殖所产的子孢子经虫体破例后释放,侵入新的宿主细胞继续繁殖。当感染的中间宿主受到捕食或自毙后被其他动物食入,在这些动物的小肠内,裂体增殖停止,弓形虫转变为雄性和雌性配子,配子结合形成合子,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具感染性的包囊和卵囊。这两个具有繁殖能力的结构只有在猫及其他猫科动物的肠腔内才能继续发育,即完成弓形虫的有性繁殖。具有包裹结构的包囊可以经神经和血液循环到达人体的各部位。如果通过淋巴液、血液途径到达眼内,就可能引起眼部弓形虫病。
大多数健康的成年人在与弓形虫接触后,均能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而无症状出现,但体内带虫率可以高达50%以上。如果妊娠妇女体内进入弓形虫,可以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从而造成胎儿先天性感染而导致严重后果。此外,免疫功能受损者,如艾滋病、器官移植等病人,也可发生弓形虫感染。所以说:猫才是弓形虫的宿主,狗也可以携带弓形虫病原。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讲,猫和人感染弓形虫的主要来源为含有弓形虫包囊的肉类,食用未煮熟的感染肉类(尤其是猪肉和羊肉)是人类感染弓形虫的最重要途径。此外,接触和食入被弓形虫卵囊(猫粪便中)污染的食物是猫和人感染的重要来源,接触感染猫的舔痕也可传播此病(主要经破损皮肤或粘膜感染)。所以,如果想预防弓形虫对人的感染,需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1、饮食卫生习惯的训练:让猫自己找一个固定的地方拉屎,然后每天处理掉猫的粪便,清理猫的厕所。
2、注意个人和饮食卫生:接触猫或者猫的用品之后要先洗手再接触其它物品或饮食,不吃未洗净的蔬菜水果,不吃未熟透的肉类食品,不在不清洁的环境中饮食,做菜要生熟分开,用具要经常消毒等。
3、定期到正规宠物医院给猫做寄生虫检查,必要时给猫驱虫。如果人发生不明原因的高烧等疑似弓形虫病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本人养猫情况以及可能的感染途径。
为了预防弓形虫病,网上有不少建议“孕妇不能养猫,也不能碰猫”,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从感染途径上来看,感染弓形虫的几率与猫龄、生活习性关系更为密切,而不是怀孕的妈妈接触猫。一般成年家猫不容易携带弓形虫,而且主要是通过猫的粪便传播的,所以孕妇少接触幼年猫,注意饮食卫生和猫厕所的清理,是完全可以和猫一起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