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猫身上会有很多?

经沛玲经沛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泼盆冷水,防止你被洗脑洗得五迷三道:绝大数的流浪猫身上都不可能有“很多的”寄生虫和细菌。 绝大多数的流浪动物(尤其是小猫小狗)都是健康而清洁的。 我养过十几只流浪猫,也帮朋友养过几百只流浪犬,没有一只生病或者身上有虫的;帮助这些流浪动物的人很多,我算是接触比较多的了。 要说流浪动物有寄生虫和细菌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有的话,它们也无法存活那么久并且繁衍那么多后代。

那些声称自己捡到的流浪狗会有体内外寄生虫的,不是经验不足就是居心叵测。 首先,要分辨一个流浪动物是否健康很简单的,看看它吃东西的时候是否有吞食动作就清楚了——健康的流浪动物在吃到食物的时候,会先闻一下然后舔几下,接着把东西整个吃进去,而且吃相挺快但是很有节奏,不会卡住喉咙。如果看到它在吃东西的时候,总是侧着脸,脖子伸得老长,嘴里还发出“咕”“啊”“呕”的声音,那就说明它吃的食物可能有点变质或者有虫子了。 其次,如果看到流浪动物身上有虫子也很容易的,拿个手电筒照着它身体扫一遍就可以。

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寄生虫的,真的担心就用点洗发水洗一下就好了。

劳俊瀚劳俊瀚优质答主

寄生虫是猫科动物的高发病,一般上了年纪的老猫和营养不良的猫身上寄生虫都比较多。常见的寄生虫主要有皮肤类的:跳蚤、蜱虫、螨虫和肠道类的钩虫、蛔虫、鞭虫、滴虫等。在救助初期,救到的猫绝大多数都有程度不一的寄生虫症状,因此抗寄生虫治疗在救助猫的早期康复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跳蚤是猫最常见的皮肤寄生虫,也是人畜共患寄生虫,可携带传播多种疾病,应严格防控。猫抓挠跳蚤时会分泌组织胺,同时有抓痕和皮屑,可引起猫以及人产生皮疹、过敏反应等。

预防和控制跳蚤应在猫和其环境中有条不紊地联合进行。治疗感染猫可外用含有灭滴灵或丙硫咪唑(广谱驱虫药)的滴剂(滴在颈部皮下),以同时驱杀跳蚤和蛔虫、钩虫等内寄生虫。一般使用一次后1周复查,再使用一次,完成治疗。

蜱虫一般存在于猫的耳廓、腋窝、肛周等皮毛较薄处,可用蜱虫铗摘取蜱虫,但蜱虫铗不易购买,也可用注射器针头挑起蜱虫,但尽量避免蜱虫口器残留于皮肤。蜱虫生命力强,不可用手直接接触或捏碎蜱虫,应将其置于酒精中溺死。可外用药物涂擦有蜱虫叮咬痕迹的皮肤。蜱虫叮咬可传播传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孢子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等疾病。

猫常见的螨虫病包括耳痒螨病、疥螨病和寻常蠕形螨病,由不同种类的螨虫引起。前两种传染性强,且人也可患耳痒螨病和疥螨病,应仔细防控。

耳痒螨病仅寄生于猫的外耳道和耳廓,除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外一般并无大碍。治疗时应先清理耳道,再涂擦耳螨药;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3周为一疗程。

疥螨病可寄生在猫的全身皮肤内,感染猫剧痒、皮肤潮红、继发皮炎湿疹等,传染性很强,应注意隔离,且其治疗难度较大。可外用滴剂,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1个月;或口服伊维菌素(需按体重用药),隔日1次,连续2~3周为一疗程。其环境应喷洒杀虫剂(如敌百虫、辛硫磷等),保持室内清洁卫生、通风干燥。接触过病猫的猫也应同时进行驱虫。

寻常蠕形螨病的病螨主要寄生于猫的颜面部、四肢下端等处,其他部位也可发生,病猫产生“色素环”和继发性皮炎,偶可感染人,传染性不强。其治疗可外用伊维菌素滴剂,隔日1次,连续2周;或口服伊维菌素,隔日1次,连续2周;或局部涂擦皮质激素药以减轻继发性皮炎。

猫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主要有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和滴虫病。一般肠道寄生虫感染猫无明显症状,多在粪便检查时发现。治疗肠道寄生虫病可外用含有灭滴灵或丙硫咪唑的滴剂1次;次日复查,再治疗1次。

为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的进一步感染和传染,应在治疗感染猫的同时,对其接触猫也同时进行驱虫治疗;保持猫窝内清洁卫生和通风透气,猫的饮食、用具应经常消毒;对感染猫要进行隔离和监护。此外,猫的寄生虫病在治疗过程中应多次复查,查遗补漏,以巩固疗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