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耳朵为什么会转?
这是猫科动物进化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听力导航系统,与人类耳道结构有差异但原理类似。 外耳道通过鼓膜与中耳腔相连,从中耳腔传来的声音沿内耳道进入耳蜗(一个螺旋形的器官,耳蜗底部的毛细胞对声波很敏感),然后听觉信号被传递到大脑相关区域进行分析和处理,最终形成我们对声音的认识和印象。
在耳蜗底部靠近入口的地方有一个叫前庭器的器官,由若干个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组成,每个耳蜗螺旋神经节又有多个听觉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听觉锥。这些听觉锥主要区分不同频率的声音。 而每一个听觉锥都有一个中心,在这里声音信号被集中,形成一个声音的核心,被称为听觉核心(听觉锥核)。
这种结构使得声音具有了立体感。而旋转运动使每个听觉锥内的听觉核心不断改变位置,使原本没有立体的声音有了深度和远近的感觉。就好像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带上3D眼镜之后瞬间感受到画面从平面变为立体一样。
由于耳道是弯曲的,外界的声音并不是直接传入耳蜗的,而是先传到前方然后在耳道里产生反射,这样听觉核心就在前后方向的运动中产生了上下运动从而产生了立体声的效果。 而且,不是所有的声音都能直接进入耳蜗的,一些声音首先需要经过听觉皮层的分析才能进一步进入耳蜗形成听觉,也就是说人脑最先要识别声音的存在,然后再将这个声音分解成可读可写的数据流,就像电脑首先要识别光盘或者U盘里的文件才能进行处理一样。所以这种听觉先分析再处理的顺序正是由耳蜗螺旋神经节中的单个听觉锥的一个个听觉核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