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张息肉是怎么回事?

宰倩阳宰倩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结膜是覆盖在眼球表面的一层透明薄膜,我们常说的“眼睫毛”实际上是指眼睑(眼皮)的睫毛和结膜的绒毛,这些细小的结构是我们肉眼不可见的。虽然结膜本身有分泌泪水的作用,但平时并不显露出表面上的波动。 当眼睛有异物、炎症或疲劳感时,结膜表面会露出液性的分泌物,这就是我们平时见到的所谓“眼睛里冒泡泡”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这种分泌液的排出是通过正常的眼睑开合运动,将之排出体外;当眼睛发生发炎、过敏等情况时,部分分泌液也可能通过静脉及淋巴循环转移到其它组织而得以消减。 但如果结膜过度生长,使其表面经常遮盖在瞳孔区,影响光线透入,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眼翳”或“胬肉”。其症状为眼部不适,视物模糊,特别是当眼睛转动的时候,翳状胬肉常常随着眼球的运动而上下左右移动,看起来极为不舒服。 如果不及时治疗,胬肉逐渐长大,使眼球运动受到限制,甚至可能阻塞角膜(黑眼珠)的视线,造成视功能损害。即使暂时不影响视力,庞大的胬肉也总是个威胁,它可能会在突然之间迅速生长,使您的眼睛遭受重创。 对于较小的胬肉,可每天进行如下操作:

1. 用清洁的毛巾,每天早晚清洗眼部,注意动作轻柔。

2. 对于已长出眼表的胬肉,可使用人工泪液湿润眼部,以减轻因干燥引起的异物感和充血。也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清洗患处,保持眼部卫生。

3. 停止佩带隐形眼镜、美瞳;积极预防眼睛感染,减少刺激。

4. 注意休息,避免用眼过度。 对于较大的胬肉,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处理。

一般来说,只有出现以下情况,才需要考虑进一步治疗:

1. 胬肉长到瞳孔区,导致散光、视物不清。

2. 胬肉长入角膜,引起角膜炎、溃疡。

3. 严重的睑裂炎、结膜炎反复发作。

4. 胬肉红色乳头状,增生的纤维血管组织呈肥厚性改变。 目前对于胬肉的药物治疗尚不能完全控制病情发展,一般仅能缓解症状。对于胬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消除诱因,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才能有效防止胬肉复发。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是疾病持续发展,则需考虑手术治疗。

厉琪心厉琪心优质答主

所谓息肉是指粘膜面的一种局限性增生形成的肿物,多是粘膜增生、肥厚、充血、水肿后形成的肿瘤样物,可为炎性增生所致,也可因为异物、过敏等刺激引起。一般息肉多见于胃肠、子宫颈或鼻腔, 眼睑和结膜也是好发部位。

临床上,眼睑和结膜的息肉常常被眼科医生相混淆。其实区别还是有的。一般来自眼睑的息肉多为黄色,常有一个细长的蒂,可有细小血管伸向息肉表面,肉眼看上去呈红色,一般有明显的炎症反应,常伴有邻近眼睑 conjunctiva充血、水肿,有时可见到大量的泡沫细胞(为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后形成的细胞)和炎细胞。而结膜息肉(也称纤维性息肉),多见于角膜缘,来源于结膜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由成纤维细胞和胶原构成,一般呈实性突起,鲜红或紫红色,由下面的组织提供营养,局部conjunctiva多无炎症反应。由于眼睑与 conjunctiva相邻,二者在组织结构上也有密切关系,临床上二者混淆在一块发生的并不少见,处理起来也更棘手一些。

治疗上,如果息肉较小,有明确眼睑 conjunctiva慢性炎症病史,可以局部滴用消炎眼药水,局部热敷,有倒睫的及时矫正,这样有可能使小的息肉消失、缩小。如果息肉较大,症状明显,局部有碍美观,影响角膜,引起相关症状,一般需要手术切除。由于眼睑 conjunctiva都是血管丰富的地方,加上有些肉眼难以分辨的混合性息肉,手术中止血常有一定难度,手术后也有复发的可能。手术技术上的改进,如使用显微镜下切除、激光治疗等,将有助于提高治疗质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