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植入芯片有什么用?
现在给猫狗做绝育手术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很多主人在做完绝育手术后,经常会看到伤口处有一个小洞,里面似乎还有东西伸出来,这就是手术植入的电子芯片了,那么,这小小的芯片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电子芯片又称为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俗称“身份证”,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物体,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
电子芯片最早出现在美国,在二战时期被用于追踪飞机和军舰的位置,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于商品流通领域。目前常用的电子标签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主动式RFID芯片 由标签发起阅读请求,将需要传输的数据以调制的方式写入频率较低的载波波段,然后由天线发射出去;
2、被动式RFID芯片 无源RFID芯片或感应式RFID芯片,这种芯片不需要电池或其他外部供电装置,仅通过天线接收能量来触发开关,从而进行信息传递;
3、双频RFID芯片 具有读取两个频率的信号功能,可以同时使用低频与高频通讯协议,通常用于动物身份认证和移动位置跟踪。
电子芯片一般由芯片、天线以及耦合元件构成,其中芯片又包括微处理器、EEPROM、FLASH等。不同类型的芯片其组成结构存在差异,但主要部分均包含以上所说三项。 在电子产品的目录中,根据我国现行产品标识方法,一般会以企业编码、产品品种代码和产品顺序号三个部分进行编号,只要知道其中的两组数字,即可完整地还原出该电子产品的全部数据。比如,iPhone6的包装盒上即印有手机的序列号,这个序列号就是产品品种代码和产品顺序号的组合,通过苹果官网即可查询该手机的详细信息。 若发现动物身上戴有电子芯片,而主人却不知道的情况下,只需带它到相关管理部门,输入芯片中的相关信息,就能查找到主人的信息,这对于丢失猫咪或者走丢狗狗的主人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