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犬什么颜色纯?
“纯”是个非常中国式的概念,在西方社会一般很少讨论,因为它很难有一个客观的定义;而国内虽然常常提到“纯正”“血统”等词,但含义也不甚明确。 这里就来说一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严格来讲并不能说有“纯”这个物种存在。狗是杂食性动物,拥有广泛的食谱,因此它们的祖先进化到今天,已经无法区分“食物”到底是什么了(当然,我们人类其实也不能够确切知道狗的食谱是什么,因为它们会将大部分经过人类训练后的行为也归至“食物”的范围)……这也就意味着,不存在所谓的“纯净”、“纯种”的说法。 所以如果单从基因的角度来看,只要是同一物种,无论怎样杂交,其遗传性状都不会改变。但是遗传性状并不等同于表现型(phenotype),后者才是我们可以看见的实体部分——而正是由于遗传性状不可能通过繁殖而传递,为了保持品种的特异性(genotypic stability),就需要引入外来的个体,以使遗传性状得以保留。然而外界环境在不断变化着,生物需要应对不同的生理挑战,为了对特定环境做出适应性反应,遗传性状也会随之改变。于是,不同物种会在不断进化中,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并存活下来。
所以,与其说是在挑选“纯种”的狗,不如说是在寻找某类遗传性状较为独特的狗。而这类狗,可能同时具备着我们所希望获得的生理特征,或是能够更好地应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挑战。 不过,我们仍然可以找到一系列指标来评估一只狗是否具有较高的“纯合度”(homozygosity)或称“血统纯度”——这是由遗传物质在繁殖过程中不分离造成的,意味着这一胎小狗的全部个体都具有相同的基因组DNA序列。对于某些疾病而言,这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但对于外观特征而言,这种遗传上的同质化并不会带来明显区别,因为影响外表的表现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并且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