鹩哥是最好的鸟吗?
是的,鹩哥是最聪明的鸟之一! 鹩哥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马来群岛各地,我国的云南、广东、广西等地也都有分布;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的阿萨姆部。目前,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公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鹩哥体形较大,成鸟体长35-46厘米,体重200-300克;雌雄羽色相似为深褐色,头顶有黑色横纹,颈部及背部有金属光泽的黄绿色条纹,腰部和臀部有暗黄色横斑;翅狭长,尾羽短;额面光滑,具有鲜红色肉垂,喉部有肉瘤突出,雌鸟较小,颜色较淡。 眼睛周围、脸颊两侧、下颌至颈侧的羽毛呈绒状而略呈金色,头顶和后脖子的羽毛可以卷曲,因此当它兴奋时,常会摇晃着脑袋将头颈伸向一侧,使这些绒毛都倒向同一方向,显得十分俏皮。它的嘴型似锥子一般,善于凿开坚硬的蛋壳取食卵黄。嘴、眼、鼻等器官都很发达。
因为身体构造的原因,让它能够很容易地吞下整个鸡蛋,然后整只鸡、整条鱼都是可以吞下的。虽然它的食道很细,但是可以伸缩,因此不会噎住。 除了吃之外,鹩哥的鸣叫也是其一大乐趣。它不但会模仿各种人类的说话声音,还会模仿其他动物的叫声以及风、雨、雷声等自然声音。
在饲养环境比较安静的情况下,它可能会反复重复你说的一句话,或者把你刚才说的话用不同的语调复述一遍。如果你对它说“再见”,它很可能会“回答”你“你好”;如果它觉得你离它太远了,它会不断地发出“唧唧”的声音,好像在说“抱抱”一样…… 不过,要训练一只鹩哥说出一些简单的词句并不是难事,但是想要教会它学人说话却比登天还难。这是因为:首先,鹩哥的大脑对人语言的处理区域比其它鸟类都要大,而且这一区域的神经比其它鸟类也要密集得多;其次,人的发音器官复杂且灵活性很高(这一点是其它鸟类无法比拟的),因此才能发出来的音相当多,而鹩哥是无法做到这点得。虽然有一些鸟类能够模仿简单的发音,但是像人类这样灵活地运用声音进行表达是做不到的。 尽管如此,通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鹩哥是可以学会一些词汇的,比如说主人的姓名、“谢谢”、“对不起”、“早上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