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眉洗澡用什么意思?

曾毅南曾毅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眉毛”是古代男子美须修面的重要部位,与现在的发型、胡须一样,都是通过修饰让外貌更加精致。《礼记·檀弓下》中就有“冠而庙见,始见于君,其仪不忒;执巾栉,立侍左右,童子受室。祭之日,斋戒沐浴,朝服而至。”的记载,说明古人是非常重视眉毛、头发等的细节处的修饰。 至于“洗”,其实是一种传统的毛发修剪手法——连鬓尾一起剃去。据传此术由舜发明的,所以有“洗须”“漱发”之称(《庄子·天下》)。汉代班固所著《白虎通德论》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古者,先王之所以教之制曰:‘男女夙兴,洗濯明摩’。”这里的“濯”即是洗涤之意。可见在古时,人们是非常讲究清洁卫生的。 那么,为何要把刚刚长出的眉毛剪掉呢?这是因为古人生长发蓄须,不仅因为容貌修饰的需要,而且还因为它代表了成年、有德行、地位高等等,是有某种象征意义的。把刚长的眉毛剃除,就是象征性地去除某些身份的象征。

当然,这种习俗并非来源于某一本书上的只言片语,而是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如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中,就有两个形象高大、肌肉饱满的赤膊男子,分别描绘了“梳洗”和“吹洗”的场景,说明当时这种风俗的确存在。 不过,这种风俗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似乎有了些变化。这个时期的绘画作品中出现了很多身着宽衣大袖,手持纨扇的形象,这显然是与当时的时尚有关的。同时,这一时期的文献中也出现了“画眉”的记载。

唐代是审美趣味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女性开始注重修眉画眉,男性也开始流行涂脂抹粉。宋朝以后,文人士大夫之间兴起一种新“风尚”,那就是——“修眉”!苏轼就曾在给秦少游的信中说:“近得一丸药,敷之可去黑痣,且治髭须不生。”而“剂”,其实就是古代的“刮刀”,可以想象这位豪放派词人一边吟诵着“大江东去”,一边认真修理着他那看似不怎么生长的浓密胡须的画面……真可谓是“自珍自爱”的宋代典型小男人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