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就是弓形虫吗?
不是,但两者很相似,都是寄生虫中的线虫纲蛔目异尖科。 很多人听说过弓形虫病,是因为它是人畜共患病,且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但也有不少人没有听过钩虫病,事实上它的感染率和发病情况都比弓形虫病更为严重——在东南亚和印度地区,每年有2亿人患钩虫病,60万人因此死亡。
【1】 而且由于这两种病临床表现很像,早期容易混淆,都出现消化道症状(腹泻、恶心、呕吐),都可以传染给宝宝,导致宝宝出现先天性缺陷。 如果不对这些疾病进行区分,将导致对疾病的治疗以及对传染源的控制出现难题。所以学习如何鉴别它们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两种病原体很像,但是它们的生活史差异很大。 弓形虫属细胞内寄生虫,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它只能间接传播,必须先经食物或药物进入体内,在肠道壁上附着后,才能够繁殖。而一旦侵入机体,它会经过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全身各个系统的损害。
【2】 而钩虫属于寄生虫中的吸血昆虫,成虫身体细长,像蚯蚓一样,具有口器(像蚂蚁一样的啃咬能力),喜欢在皮肤较薄、抵抗力较弱的地方打洞,如手指缝、脚趾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 当人在赤脚接触泥土或其他物体时,极易被感染。
如果用手直接揉眼睛或摸口鼻,也容易把细菌带入体内。另外,钩虫的幼虫在外界在水中可以存活几个小时,对于洗涤剂等抗寄生虫药相当敏感,所以用肥皂清洗皮肤有助于消除虫体表面的菌膜,杀灭其中的寄生虫。 但无论是弓形虫还是钩虫,其感染过程都有共同的步骤:先潜伏在宿主黏膜上皮细胞内,然后通过细胞扩散至全身,造成全身性中毒反应。
然而,一旦机体有了抗体,寄生虫便失去生存的条件而被消灭。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弓形虫还是钩虫,都能以不同的方式逃避宿主的免疫防御系统,所以,一旦感染这种虫子,需要及时用药治疗。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宠物猫、狗等已进入普通家庭,宠物犬猫饲养的普及,人们与宠物犬猫等动物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宠物犬猫体表易携带多种寄生虫病,且多数寄生虫病可感染人群,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人兽共患病的重要传染源。因此,近年来,宠物猫、狗等携带的寄生虫病,特别是寄生虫的防治和控制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养猫养狗等宠物的市民咨询他们自己或家人身体某些不适症状,怀疑是感染了弓形虫、蛔虫、钩虫等宠物犬猫易携带和患有的寄生虫病,咨询能否做相关寄生虫的检查等问题。这类咨询者多半是因为听朋友、同事或网络、媒体中介绍宠物犬猫携带寄生虫病等有关信息。
这类咨询问题确实是我们防治宠物犬猫寄生虫病过程中非常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下面我们就将宠物犬猫易携带和感染的常见寄生虫病如何诊断和检查的一些知识和技能作一简要介绍。
弓形虫病是目前人们谈论较多和非常关注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犬猫等动物及人生殖系统、眼睛及内脏等全身多个部位均可感染该虫,孕妇感染可垂直传染感染胎儿,可造成流产和出生的胎儿眼、脑等畸形。猫、狗感染严重的可造成动物死亡。弓形虫病分布十分广泛,感染率较高,猫、狗等宠物接触感染该病机会较多,所以感染率也较高,极易造成人、宠物犬猫之间的相互传染,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是需要高度关注和认真防治的人兽共患病之一。
弓形虫病的防治,首先需了解其诊断方法。弓形虫在猫的肠道内寄生,进入肠道后,雌虫产出的包囊子孢子随猫的粪便排除体外,外界的子孢子具有感染性,人和其他动物接触或误食了具有感染性的子孢子即可能感染弓形虫。因此,猫是弓形虫包囊子孢子最终宿主,检查猫的弓形虫时,应采取其新鲜粪便进行检查,一般我们采取的都是病人的血液作弓形虫血清检查。
钩虫是一种线虫,主要寄生在小肠内。当犬、猫感染钩虫后,轻度感染时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幼犬、幼猫则生长停滞、发育不良、体质瘦弱。长期带虫,造成慢性持续性出血,导致犬猫贫血,可视黏膜苍白,被毛粗乱无光泽,呼吸加快,消化紊乱,下痢或便秘,幼年犬猫长期带虫,将严重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虫体长期吸血和毒素的作用,可引起犬猫的食欲减退、精神沉郁。贫血严重者,胸腹部下垂,全身衰竭而死亡。当犬、猫感染钩虫后,钩虫在犬、猫的肠道内寄生,其虫卵随着粪便排出体外,排出的虫卵在外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发育成幼虫,当犬、猫接触到这些幼虫或饮用被钩虫幼虫污染的水和饲料则可能感染。所以,检查猫、犬是否有钩虫感染,应采取其粪便进行虫卵的检测,一般我们采取的也是病人的血液作弓形虫血清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