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猫弓形虫如何治疗?
对于养宠的人来说,最可怕的可能不是狗狗生病,而是狗狗感染上寄生虫了。 特别是对于新手铲屎官来说,当看到检查结果单上密密麻麻的“虫体”、“卵”字样时,内心大概分分钟崩溃。 而弓形虫又是宠物感染率最高的一种寄生虫,需要格外注意!!!
什么是弓形虫 又名弓浆虫,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蛔目异尖科。 全世界约有30%的人口感染该寄生虫,我国感染人数更是高达50%以上,其中80%为无症状带菌者。[1][2] 因为人类并非其适宜宿主,所以弓形虫只能以幼虫形态在人体内生存。它可随血液到达全身器官(消化道、肺、肝脏等),也可侵入脑组织、眼底和肌肉等部位,但对视力、神经系统及骨骼发育的影响较小。 一般情况下,弓形虫在肠道内增殖,当粪便中虫体密度达到一定数量级时才具有传染性[3]。当有合适的食物(未煮熟的肉类、蛋类)、水源,以及合适的温度、pH值等生长条件时,弓形虫即可完成整个生活史。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动物体内存在抵抗弓形虫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因此只有幼虫阶段的弓形虫才能入侵机体并引起病变。一旦其在体内发育成孢子形态,免疫系统就能将其消灭。 所以严格把控饮食安全,不生吃未熟透的肉制品,是可以有效避免弓形虫病爆发的。
临床表现 通常情况下,弓形虫病潜伏期较长,约10~30天不等,短者2周,长者达6个月甚至更长。 少数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大部分患者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烧、寒战、乏力、头痛、食欲差、恶心等,部分患者可能并发肺炎或者胃肠道疾病;极少数患者可以表现为急性休克或严重的神经精神症状。 如果在怀孕期间感染弓形虫,胎儿有可能出现先天性感染,症状主要包括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死胎、新生儿黄疸或者脑积水等。如果已经生育过的宝妈曾经感染过弓形虫,再次妊娠时应特别注意对宝宝的监护,尤其是出生后前几个月。
诊断与治疗 确诊弓形虫感染的依据是检查患者的血液、脑脊液和局部炎症分泌物中是否有弓形虫抗体或者特异性颗粒状抗原的存在。 对疑为弓形虫感染者,最好尽早进行隔离,并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目前尚无治疗弓形虫病特效药物,主要采用抗菌素进行治疗,具体使用药物需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机体状态和精神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决定。
孕妇如有可能,最好在备孕阶段接种风疹疫苗,孕期尽量避免交叉感染,注意合理膳食,补充足够的营养,提高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