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会不会有弓形虫?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寄生虫病,由寄生虫中的寄生虫——弓形虫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引起。这些寄生虫最初是由A.W.Foster在他的《The Role of Toxoplasma in the Etiology of Psychosomatic Diseases》一书中描述的,所以弓形虫病也称为Foster’s disease。 这种寄生虫最初发现于猫的眼球中,因此取名为眼弓形虫(Ocular tachyzoite)。后来人们在研究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机理时,发现弓形虫可以经消化道、皮肤伤口等部位感染,且能在体内到处游走,因此将弓形虫称为广泛分布的微生物,并改进了其分类名称[1]。 目前,已发现的弓形虫有96个血清型,其中32个属于动物源性的,64个人源性,还有10多个血清型尚未确定。由于人类对弓形虫普遍易感,且无特异性抵抗力,导致其对人群危害较大。虽然动物可作为本病的传染源,但人体感染的途径尚不甚明确。目前普遍认为,胃肠道是其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另外,皮肤伤口也被认为是感染可能的途径之一。
通过上述感染途径,虫体侵入机体后,可释放毒素,直接损害组织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当虫体大量繁殖,引起宿主体内电解质紊乱及代谢失衡,进而引发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系统的病变,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死亡。 但并非所有感染的弓形虫都会引起疾病的发作。某些情况下,即使虫体在体内繁殖生长,也不会产生明显症状。这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正常启动,通过清除被感染细胞来限制弓形虫的扩散所致。多数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对于孕妇,弓形虫可以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导致婴儿患先天性疾病,但在婴幼儿期,其抵抗力较弱,一旦接触该病原体,也易感染。儿童也是这个疾病的好发群体。 随着现代医学检测技术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能够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来辅助判断患者是否曾经感染过弓形虫。同时,这些方法也有助于评估疫苗的接种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抗体的分泌具有时效性,如果抗体检测显示既往或当前无保护性抗体,并不能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在缺乏其他证据的情况下,不能以抗体的检测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单独依靠抗体检测无法彻底消灭该病毒,预防工作仍需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