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为什么要连耳朵?
这是很多新手家长,在给小奶狗剪耳标时都有的疑惑吧! 其实,给狗狗剪耳标,不是为了让它美观(虽然这样会更容易吸引主人关注) 而是为了防止它抓挠、舔舐自己耳朵引起的发炎、感染、中耳炎等问题 而对于耳朵内部有异物、耳道炎、耳螨的狗狗来说 如果不及时清理的话,耳朵里面又臭又脏 它们就会一直抓挠自己的耳朵,严重的话可能会感染头部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为了小宝贝的健康,家长们还是得忍痛给它剪掉哦~
那有人会问了,既然要给小狗剪耳标,是不是直接把整个耳朵都减掉就好了呢? 当然不是啦!如果这么简单粗暴直接全剪光,那耳朵失去屏障保护很容易受伤的哟~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修剪耳朵边缘的毛,露出耳朵外面的部分就可以了 注意不要随便抠咬耳朵,尤其是耳道附近!
因为我们的手经常接触到外界的环境,而耳道又是比较封闭的场所,容易滋生细菌 另外,一些过敏体质的狗狗对粉尘等异物是非常敏感的,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症状加重 因此在没有掌握正确的清洁方法前,千万不可以随便抠咬狗狗的耳朵!
戈捍优质答主动物听神经电生理研究组在揭示听神经病变聋的耳蜗神经病理特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感音神经性聋是人类常见致聋病因之一,临床上根据耳聋的主要病变部位分为耳蜗性聋和神经性聋。耳蜗性聋包括耳蜗外毛细胞和内毛细胞损伤等病灶导致的耳聋,而神经性聋则是指听神经损伤等病灶导致的耳聋,但是目前尚没有成熟的手段来判断耳聋发生是源于耳蜗损害还是源于听神经损伤。
针对该科学问题,动物所听神经病电生理研究组以多种小鼠模型为研究对象,系统探究了听神经病变后耳蜗的神经病理特征变化。首先,他们以Pou4f3基因敲除小鼠为研究对象,该耳聋模型小鼠的听神经发育异常,成年后几乎缺失螺旋神经节神经元和听神经纤维,表现为先天重度、极重度神经性聋。研究人员利用免疫组化、电镜、分子病理等技术,研究Pou4f3敲除耳蜗的形态特征,发现该小鼠的耳蜗底部存在内、外毛细胞的缺失;耳蜗顶部的毛细胞形态基本正常,但是耳蜗顶部的Spiral ganglion和Stria vascularis同样存在发育异常。同时,通过分析Pou4f3敲除小鼠以及Corti器特异性敲除Pou4f3小鼠的听力曲线,发现听神经发育异常导致的内耳畸形参与耳聋的发生发展。
其次,为了排除内耳畸形对研究内毛细胞在神经性聋中的变化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反义寡核苷酸破坏内毛细胞向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突触投射的方法,在正常听力小鼠中诱发听神经损伤,该治疗方法可成功在小鼠中诱发后天神经性聋。研究人员发现,内毛细胞的向螺旋神经节投射的突触丢失,耳蜗内神经分布出现严重缺失,但是内、外毛细胞形态发育未见显着异常。同时,该治疗手段诱发的小鼠听力损失可以达到重度神经性聋水平。
综上所述,该研究揭示了在先天性和后天性神经性聋的病变过程中耳蜗的神经病理变化特征,提示螺旋神经节和内、外毛细胞等结构在神经性聋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相互影响、共同参与听力下降的发生发展。该研究为临床上鉴别耳蜗性聋和神经性聋提供重要的病理依据,对进一步探索神经性聋发病机制及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该研究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和北京市科委等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