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眼睛是怎么变化的?
“猫的眼睛能自动变焦”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正常状态下,猫眼睛的晶状体是凸透镜,所以是个可以调节的远视眼(人类和大部分哺乳动物都是近视眼)。
当它看着远处的时候,物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后方;看近处的时候,物像会在视网膜前方。为了看清东西,它需要调整晶状体的形状来改变焦距。 这个焦距对正常人来说是很固定的,一般只有1D左右的变动范围——从远视100度到近视100度。但对猫咪来说,这个数值要大的多。
首先,猫咪的眼球比较大,而且前后轴比较陡峭(人眼球的上下轴大概125°左右,而猫咪的大约135°)。这也导致它的视网膜离眼球的后极部要比人远一些,这样前方的物体就要比人更容易落在视网膜后面。另外,猫咪有双层角膜,这又增加了一步矫正过程。最后,它们的晶状体可变形性也比人要大的多。
这些结构上的差异都导致了猫咪眼睛焦距的可调性比人要大得多。比如当它看着远处的物体时,如果物体太小而看不清楚,它并不需要走过来、蹲下来才看清,只需要把眼睛眯起来就能获得一个清晰的像了。这时,晶状体的凸度就会变大,焦距也会缩短。反之,看近处的时候,只要把眼睛睁大眼睛就可以,不需要额外动脑经去调整。
但大家也不要以为小猫的近视程度会超过我们,其实它们只能矫正大约+/-1.50 D的远视或近视,而我们人类则可以高达+/-6 D。因此对于小动物来说,+/-1.50 D 的近视矫正能力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