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的尿结石的原因?
首先,让我们谈谈猫尿道结石的原因。 就像人一样,如果食物中钙的含量太高,身体无法完全吸收,多余的钙会进入尿液,形成晶体,导致结晶性肾结石。 与人类不同,动物不会说话,不能主动表达疼痛,一旦患有尿路结石,就会因刺激尿路粘膜而引起疼痛和不适,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但如果不去注意它,症状会逐渐恶化,导致尿液中的细菌过度繁殖,引发膀胱炎和肾盂肾炎等泌尿道疾病。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尿毒症,需要长期输液治疗来维持生命。
除了饮食外,遗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果一只公猫总爱到处排尿,而另一只公猫却从不这样做,那么很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虽然主人很难判断到底是哪只公猫有问题,但可以通过让两只公猫都多运动、多喝水来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考虑给宠物吃含镁较丰富的食物或药物,如富含镁的绿叶蔬菜(芹菜、韭菜等),以及海带粉、紫菜等海洋植物类食物。
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饮水不足会导致小猫患尿路结石,但是如果你给它们喂干粮而不是湿粮的话,患结石的风险可能会增加。所以建议喂食干粮的小猫要多喝矿泉水,每天喂3~4次,以保证足够的饮水量。对于进食量少而又瘦弱的小猫而言,可以少量多次地直接灌服矿泉水,以促使它们多尿,冲洗尿道,预防结石。
在正常情况下,猫的尿结石中,最常见的成分就是尿酸盐类。这类结石主要是由于猫体内出现高尿酸和高嘌呤代谢产生的。而引起猫体内高尿酸和高嘌呤代谢的原因主要包括有:尿路感染、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痛风及使用一些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等。其次,这类尿结石的生成还与长期饲喂高蛋白的猫粮和饮水量较少导致的排尿次数较少有关。在饲喂过程中,如果给猫咪提供的饮水量较少,或者猫咪饮水较少,进而导致每日排尿次数的减少,此时当适量尿酸盐类的晶体进入尿道中时,就会难以及时排出体外,长时间在碱性的尿液中反应,最终产生尿结石。
对于这类成分的结石我们可以在日常的进行防治,我们可以适当的喂食一些含嘌呤偏低的果蔬(苹果、胡萝卜、西葫芦等)以及含纤维素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并禁止喂食羊肉、兔肉、动物内脏等高嘌呤的食物。通常来说,调整好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即可得到一定的控制。
而另一种成分的结石就是磷酸盐类结石,这种结石的产生与前面讲的尿酸盐类结石的产生原因不一样,这种结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身体的一些疾病导致的,比如:慢性肾病、膀胱结石、泌尿系统感染、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当猫患有上述这些疾病的时候,常常出现尿液中磷酸盐离子异常增加,进而导致磷酸盐类的结石产生。对于此类型的结石,除了调整饮食以及日常饮水量之外,还需要治疗基础疾病,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预防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