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鉴定猫咪驱虫成功?
这个简单,看便便 ! 一般来讲,给猫咪做了体内驱虫之后1-2周会有虫体或者虫体的部分成分随着粪便排出,这个时候如果看到猫咪的粪便中有深色颗粒,而且过一段时间还会闻到房间内有一股腥臭味儿,那就是驱虫成功了哦 如果一次没有完全驱除干净,那么继续驱虫直到排出干净的粪便为止(一般情况下一年只需要驱虫3次,具体可以看驱虫药说明书,因为不同的驱虫药使用时间是不一样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给猫咪进行体内驱虫的时候,一定不要喂食动物体内寄生虫感染的区域,比如胃肠道、肝脏和消化道内,因为这些部位的寄生虫是可以通过消化道侵入人体的,很容易造成人体寄生虫病的发生。
为了预防寄生虫病,在每次喂完猫咪后,要及时清理台面和餐具,保持卫生;还要定期给家里的地板、家具等打扫,尤其是角落和缝隙位置更要多加注意,避免寄生虫的侵害。 还要注意不要让猫咪舔食到驱虫药物,以防中毒。
从理论上讲,驱虫药杀死猫体内寄生虫后,随着猫的肠蠕动,虫体随猫的粪便排出体外,主人如果在猫的粪便中发现虫体,那就证明猫驱虫成功了。但是,由于猫的消化道较短,肠蠕动较快,体内寄生虫被杀死后,有些会被快速分解,而难以被发现。另一方面,多数猫在打完驱虫针剂或者口服驱虫药之后,会有拉稀现象,稀粪中发现虫体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实际上,猫体内寄生虫主要是蛔虫、绦虫、钩虫和球虫等,它们在猫的小肠内经过5-15天的发育、生长,才会成熟。当猫服用驱虫药11个小时后,在它的粪便中就能检查到死的或正在死亡的虫体。也就是说,主人在猫驱虫11个小时之后,取猫的粪便到宠物医院进行粪便常规检查,如果在粪便中没有检查出虫卵,就算驱虫成功。建议猫在第一次打驱虫药后,间隔2周左右,再次注射驱虫药,加强杀灭寄生虫,确保体内不再有寄生虫后,才可以不进行定期打驱虫针剂或口服驱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