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同狗狗打狂犬疫苗?
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动物咬伤或抓伤及粘膜感染,人患狂犬病后多数发病死亡,病死率几乎100%。 狂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动物和带病毒的动物唾液,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如被病犬等咬后,未正确处理伤口而被传染;被带毒动物的唾液污染皮肤黏膜,也可被感染。
目前全球有98%以上的人类狂犬病病例是通过狗传播的,我国93%以上的感染者是因被狗咬伤所致。
为了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暴露后的动物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置,并推荐暴露后立即对暴露部位进行冲洗和消毒,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如果该动物不能确定是否带有狂犬病毒时则应该对其接种疫苗。 狂犬病疫苗的有效期为6个月,一般注射第一针的疫苗后,体内抗体可以存在至少半年,但时间一长,人体内的免疫反应也会逐渐减弱。因此,注射第二针疫苗之后间隔的时间无特殊要求,在6个月内注射均可有效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建议最好在3个月以上、最多也不要超过12个月再接种,这样可以保证体内的抗体持续有效较长的时间,从而减少二次暴露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当被可疑的狂犬病动物伤害时,无论是否出血都应该立即进行如下处理:
1.清洗,由于狂犬病病毒对外界抵抗力极弱,在干燥条件下很快失去活性,故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时间为15分钟以上,然后使用消毒剂如75%乙醇、0.5%聚维酮碘溶液涂擦患处消毒;
2.尽快前往医院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及狂犬疫苗;
3.注意不要喝热水,因为病毒怕高温。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兴奋性增高导致发病加快。
4.必要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