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狗狗的分离焦虑?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分离焦虑” 所谓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是指主人在外出、睡觉或换人等情境下,狗会表现出明显的恐惧不安情绪,甚至出现拒食、攻击行为等现象的一种情绪反应。 这种症状在幼年时开始显现,但到成年后才会出现严重的攻击性和破坏性表现[1];因此,主人需要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尽早消除引起犬产生分离焦虑的因素,这样对日后训练和控制犬只很有帮助哦~ 其实,大部分的狗狗都是有分离焦虑症的!只是程度有深有浅而已…而其中,大型狗和小型狗的表现又会有不同呢~~~
一般说来,小型狗更容易通过吠叫等大声抗议来表达自己的不满;相反地,大型狗则会表现得更为躁动不安。。。其实这都是与它们的体型息息相关的——因为小型犬更容易被拥入怀中安抚,所以它们通常会采取“嚎叫”这样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压力;然而反观大型犬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被安慰好,于是乎,为了缓解心中的痛苦,它们只好通过不断舔咬、啃咬等来消耗多余的精力了.....不过话说回来,这两种情况都是需要被重视的哦~ — “你给我滚出去!不许靠近我!”— “啊?铲屎的你干嘛走开呀?别丢下我嘛…” 我家小七也是一只患有轻度分离焦虑的小公举~~ 由于他本身就有很严重的挑食偏食习惯,所以我每次带他去上课都不得不准备足量的新鲜零食作为奖励才肯乖乖出门哦... …虽然我家小七只属于轻度分离焦虑型,但在换人、换环境时仍会出现一些焦躁不安的现象啦,例如用力吠叫、狂乱奔跑、撕咬东西等等…… 所以各位铲屎官们千万不要小看这只小小猫咪哟~ 当然,造成狗子患分离焦虑症的原因有很多,如遗传因素、后天环境影响以及主人的不当训练方式都会导致其患上此病,以下我们就详细分析一下各个原因吧: 一、天生性格使然 某些品种的狗狗天生就性格敏感粘人,再加上主人平时过分宠溺,更是助长了这种不良习性。 二、生活环境影响 许多狗狗被从小关在家里,缺少运动也会变得胆小焦虑。如果长时间不离开主人的视线范围,也会让它觉得自己被忽视而产生心理阴影,从而更加害怕独处。 三、身体疾病诱发 有些狗狗的身体不适也会导致焦虑情绪的加重,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就会导致狗狗出现抑郁的情绪;再比如肾上腺机能亢进就会让狗狗变得烦躁不安,并伴随着焦虑的症状表现。 四、训练方式不当 当狗狗犯错时,很多主人会选择将它们单独关禁闭的方式来进行处罚。可是你知道吗,这种方式不仅会让狗狗感到恐慌,还会加深他们对于笼子的负面印象,从而导致下次再犯错误时会主动躲入笼子寻求庇护喔~ 正确且科学地训练宠物犬是如此艰难的一件事吗? 答案当然是NO! 因为只要掌握正确的训练方式和技巧,就能轻松搞定你的爱宠喽~~~~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家的训练秘籍叭^^
Step One:先让狗狗坐下 步骤一:首先用食物引诱法使它坐在地上(注:此方法适用于8个月以下的中小型犬)。 注意观察狗狗是否真的已经坐下,若它还未完全坐稳,可以轻抚它的背部以示鼓励。 Step Two:发出“过来/go”指令 当狗狗完成步骤一的指令后,就可以给它一点奖励了。接下来就是第二步的准备阶段啦———— 将狗狗牵至适当位置后,发出口头指令“Go!”(注:这个口令最好是以简短的英文字母为主呦~)待狗狗开始迈步后,即可给予一定奖励咯~ 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它不再需要主人牵引的情况下能够自行走到主人身边为止噢! 最后一步:进行强化训练 如果您的爱犬已经顺利完成前三步内容的话,那恭喜您!现在就可以进入下一步骤啦! 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耐心,不要操之过急哈〜—
好啦,关于训练狗狗的事情就先聊到这里啰‼️